3.8 清谈
2025-04
我家的书桌上,沙发上,甚至床上,总是散乱着许多书籍,茶几上则是一堆堆稿纸,把桌面覆盖得笔都找不到。Josh 会在看书的时候,忽然拿起纸笔写写画画,然后把我叫过去给我讲解一番抑或把我考一下。我也会同样忽然扔掉手中的书,把他喊过来做同样的事情。我们讨论的内容很杂,从平面几何到拓扑学,从微积分到测度论,从群到范畴,从线性空间到神经网络,从 Lambda Calculus 到 Curry-Howard Correspondence,从光的波长到化学键的稳定性,从米利都到六家,从《世说新语》到《GEB》。
我们的这类活动偶尔也会以其他形式出现,比如 Josh 会把他的玩偶或卡片排成一个方阵,给它们授课,而我要代入其中的一员进行学习。这个过程中我要么把自己完全放空到一个没有任何知识的状态,要么要想出一个与 Josh 思路迥异的理解知识的角度来与他互动。前者极大锻炼了我的 unlearn 从而破除知识诅咒的能力,后者则开阔了 Josh 的思路。
还记得有一次,我对 Josh 说,证明一些看似不言自明的定理和解释一些无需解释的基本词汇,给人带来的感觉十分相似:你觉得简单到无需去做,但试着去做的时候却又会遇到一些阻力。比如证明“直径是最长的弦”和 “解释一下动词‘吃’”。接下来的大半天,我们都在做这个游戏。
在这些活动之余,我们还会玩一些电脑游戏,或者去公园闲逛,闲逛的时候, Josh 嘴里也停不下来,或者以他的 Game Trivia 为考题考我,Minecraft, Antimatter Dimension……一路不停,或者刚停下来又回到上面的那些话题。
我把这种学习方式(或生活方式)叫做清谈式学习,并乐在其中。
前几天周日晚,经过一天的清谈后,晚上睡觉时 Josh 忽然流泪,说,周末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,但我还没玩够呢。
记得在小学的时候,Josh 偶尔也会这样,在周日晚上忽然就留下眼泪,委屈地说周末还意犹未尽呢,就结束了。自从去年进入中学,学校布置的任务陡然多来起来了,日常清谈时间骤然减少,偶尔一个周末才能回到之前的清闲清谈。这个变化是明显的,尽管 Josh 足够好学和坚韧,定也能感觉到这个变化。我也处于矛盾之中,一方面知道这个过程是必经之路,一方面又在思考这个过程是早经历好还是晚经历好。
愿我们早日度过这段时期,离窠臼而归自然,继续清谈。